足迹
一品寒门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真正的人世间(第1页)

“东家,这可咋办啊!水匪就要打上来了!”船工脸色煞白,急得不行。杨林没有回话,而是突然大喊道:“老刘,上连弩!给他们尝尝大家伙!”“好嘞!”早已守在弩车前面,只等杨林下令的老刘,立刻“哗啦——”一下,掀开盖在弩车上的布幔。露出里面藏着的大家伙!这弩车正是前日打大王山土匪时,曾使用过的大杀器。也是在出行之前,临时赶制出来的,时间仓促,只赶制出了三架。但这三架,便已非同小可!一架弩车可以同时发射二十支箭矢;三架弩车齐发,可以形成箭雨覆盖!相比起普通弓弩,弩车的威力更大,射速也要更快。就在这些狰狞的水匪,挥动着锁钩,攀爬上大船时,一架架弩车已经对准了他们!“射!”杨林一声令下,霎时间密集的箭雨便倾巢向着那些水匪激射而去。一切是那么的突然,以至于当箭矢来到眼前时,这些水匪才来得及惊恐地瞪大眼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伴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嚎,正攀爬在两船之间的这些水匪,纷纷掉落下去。其中大多都是直接被箭矢射死,少部分没命中要害的,也重伤掉入水中。而一旁的弓弩手们,也已经重新给弓弩上好了箭矢,射向为数不多的漏网之鱼。很快,河面之上便安静了下来,三艘船上的水匪,杀的一个也不剩!保卫队开始打扫战场,回收箭矢。看着保卫队众人紧张而又有序的忙碌起来,船工们目瞪口呆。那些可都是水匪啊,这条黄水上霸主一般的存在,竟然这么就被灭了?从始至终,那些水匪甚至都没有完全登上他们的船!这一战之后,船工们在看到杨林时,更加敬畏了。顺流直下这一路极其无聊,平日里除了守卫、操练之外,就只剩下吃饭睡觉,平淡的时间过的很快,三天后船队便已到达江州,从黄水转道洛水,进入江州腹地,距离随州也越来越近。第四天时,船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江州洛水郡。此地虽然还在江州,但离随州只有一百里,距离此行的目的地岳阳城,也只有二百多里,全速赶路,最多三天便能到达岳阳城!大部队下船后,杨林却是留下三个小队,让他们同船队一起返回平原郡,并且让他们沿着黄水,一路向上,看看靠山村的那条小河,是否也是汇入黄水的支流?如果小河与黄水真的相连接的话,哪怕扩宽河道,杨林也会打通这条重要的水路!双方分别,大部队启程,朝着随州而去。从江州前往随州这一路很是顺利,只是一路上,频频遇到无家可归的流民,且越靠近随州,遇到的流民,以及死在路边的尸体,也越来越多。甚至很多百姓,已是面黄肌瘦,饿得皮包骨头,眼窝凹陷,瘦骨嶙峋,让人毫不怀疑他们随时都会饿死在路上!起初,刚见到这些可怜至极的流民时,杨林还会于心不忍,分给他们一些粮食。但渐渐的,遇到的流民越来越多,不仅他带来的粮食不可能供得起这么多流民,他也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百姓是多么的凄惨!原本的靠山村虽然也不富裕,虽然也要向地主借钱,也会沦为地主的佃户……但他们至少还有条活路,若非遇到大灾之年,是很少有人饿死的。可如今沿路走来,所见到的尸体,就已经不下百具!沿路所见,也极为萧条,很多村庄几乎没了人,只剩下些年迈的老人,垂暮地坐在门口,看着年轻人们离开这兵荒马乱的地方。至于要到哪里去,才能寻得一个活路,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杨林的心,突然就被沿途所见到的这些,给深深触动到了。为什么会这样?战乱!战争远比地主,比资本家更加可怕。它毁掉的不仅是人们的生命,更是人们的家园,人们的未来!而当战争无法避免,唯有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这一刻,杨林的心里,好似燃着一把火!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李玉瑶让自己出来的用意。现如今,只是一个永安王谋反,百姓就已是如此凄苦。他自然不会忘记,李玉瑶曾和他说的“八王”!若真有那么一天,那天下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又会有多少无辜百姓,惨死在这没有意义的权利争夺当中?或许,她就是想要让自己看看靠山村之外的世界,看看这真正的人世间!一旁的紫衣,看着杨林的脸色,几次想说什么,但最终却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第二日傍晚,大部队就已经进入了随州。这里荒废的房屋、田地也越来越多,但也有例外!比如二姐周婉的家乡,随州青山县。青山县不在官道旁,地势普普通通,不是什么重镇,没有驻兵,更不是兵家相争的地方,如此平凡的小地方,倒是暂时没受到战乱的影响。杨林计算了时间,因为走了水路,大致能比原计划提前到达一天。因此,他这才决定,稍稍绕道来了青山县,带二姐周婉回一趟娘家,去拜会一下周婉的父母。来的路上,周婉就已经把家里的情况讲给了杨林。她家里很穷,家中还有个哥哥,半年前因为要给哥哥娶妻,父母把她卖给了村里的地主做小妾。得知了这件事后,周婉连夜逃了出去,随着流民到了江河县……这个年代皆是重男轻女,女子们也都习惯了,因此虽然被父母舍弃,周婉却也能理解父母。自己已经嫁给了杨林,安家在了靠山村,此生能否还有回乡的机会都不一定。因此她这趟回来,只是想看看父母,当面告别!“相公,我想给他们留十两银子,行吗?”周婉期待地看着杨林。“十两怎么够,那毕竟是你的父母,我这个当女婿的第一次上门,又没带什么礼物,就给他们多留些银子。”“一百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