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第1页)
“总司令,咱们农科院现在研究的重点是水稻,以及小麦这两种主食,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增加产量,抗病虫害的特性。”段凯成侃侃而谈,在自己的行业当中,他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现在面对总司令卢浩,他只希望自己说的话都能落在总司令卢浩的耳朵里面,入了他的心。只有这样,自己才能顺势做出一番成绩。获得卢总司令的关心,目光,那就意味着现在数倍的资源投入。那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更多的人才。人才才是科研的根本。“从德意志进口的小麦品种,咱们转化的怎么样了?”“报告总司令,在我们的研究下,德意志的小麦品种现在已经完全本土化。今年小麦的产量激增,就是因为我们的小麦品种改变。”卢浩微微颔首,这倒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消息。他关心粮食跟蔬菜,却没有关心小麦的品种是否有变化。甚至政府的人除了一部分专业人士之外,大多数也会忽视这一问题。“小麦这一块,你们继续跟进,必须培养出更好地品种。水稻呢?”提及水稻,边走边说的段凯成顿了顿又才道:“总司令,水稻这一块,我们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距离出现成品,还有一定时间。对此我们的解决方式是鼓励老百姓一年两季,或是两年三季。”“.々等到咱们有了足够的化肥,以及农药产量的话,咱们就能更好地喂饱老百姓的肚子。”轮种并不稀罕,在南方地区已经有了一年种两季的传统。夏天水稻,冬天油菜,或是小麦的种法随处可见。“这样也是一个法子。”卢浩无奈点头,这一办法虽然不错,但却面临休耕。在大农场没有普及的华夏,还是有一点作用的。要知道现在的华夏土地面积跟大英帝国相差无几,人口却只有四万万。倒不是百姓不肯生,而是任何东西都有延后性,婴儿潮正在来的路上,东南亚以及西伯利亚,中亚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这些地方人口爆炸是在冷战时期才一点点做到的。现在这些地方很多都是无人区。蛮荒之地。现在卢浩最想做的事情,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将华夏的宗族,大家庭拆散,让他们前往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大农场就去西伯利亚,虽说一年只有一季可以种植,但农场大啊!想要当钓鱼佬,怕冷的就去南洋当一个小小岛主,开垦数千亩土地之后,同样可以当大农场主。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在三线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卢浩便将T34的部分生产线改装成了拖拉机生产线,这些为了大农场而建设的拖拉机生产线现在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拖拉机。随着一台台崭新的拖拉机出场,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让一个大农场运转起来。为了支援建设,卢浩还下令第一年租赁免费,随后才收费。保养这一块更是让退伍的坦克兵,从中招募一批技术工,在各地建立农机所,负责检查维修。可以说坦克兵维护坦克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拖拉机,那是专业对口。同时也给卢浩减(李得赵)轻了很多压力。退伍士兵必须安置好才行!段凯成随后的介绍有些索然无味,卢浩听的认真,但也知道实际上这些技术已经老旧。只可惜直到现在,他都没有触发任何系统奖励。不然直接出现杂交水稻的话,那不是大米产量直接起飞?虽然杂交水稻会占据一部分本土的水稻品种的生态位,但人类从诞生开始之后,就在不断折腾。眼下全世界各地的水稻品种,已经完全不一样,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这些水稻被淘汰,只能说明他们的战斗力不够,不够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