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崇祯唐通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3章 激起民意(第1页)

“黄御史,”衍圣公孔胤植慌而不乱,“我作为一个受害者,不清楚别人是怎么诬陷我的,难道还有罪了?”“衍圣公大人在混淆视听!”黄宗羲理直气壮地说道,“不是让你搞清楚别人是怎么诬陷你的,是让你证明证据是假的。”孔胤植反驳:“你在胡搅蛮缠!”“六部九卿都认为证据是真的,您只是一味强调证据是假的,却无法说出假在哪里!”“假就是假,不必再多此一举去证明真假。”......黄宗羲初生牛犊不怕虎。孔胤植见多识广,老谋深算。二人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他们千方百计想让对方陷入自证的陷阱,但都未能得逞。崇祯就坐在龙椅上静静地看着,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心中的思绪却飞向了皇城外面。不出意外的话,城外已经乱了。为什么会乱?因为数名倒孔派学生被杀,而且是在衍圣公进京的当晚。人是锦衣卫杀的,目的是往衍圣公身上泼脏水。这种手段太低级了,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有问题。但崇祯还是这么让了。他深知很难借官员的手杀掉衍圣公。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孔子和衍圣公在他们心中就像两座神圣的大山,他们绝不会亲手推倒这两座山。一是不忍心,二是推不倒。除非崇祯亲自下令,否则就算衍圣公亲口承认证据是真的,也没人判他死刑。最多就是夺去爵位,贬为平民。所以崇祯要借百姓的手杀人怎么杀?用民意杀。如何激起民意?杀人!杀那些和衍圣公作对的人。底层百姓不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他们的思路简单粗暴,谁和这些人有恩怨,谁的嫌疑最大。而衍圣公府和衍圣公本人首当其冲。就在崇祯思绪纷飞的时侯,黄宗羲和孔胤植的辩论暂时告一段落。他们勉强打了个平手,谁都没能在言语上击败对方。随后是六部九卿的人开始质证。他们只是询问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都被衍圣公孔胤植轻而易举地化解。见众人避重就轻,顾左而言他,崇祯失去了耐心。他站起来询问众人:“诸位觉得衍圣公是否有罪?”“陛下,臣以为此事有待商榷。”范景文迅速回答。在衍圣公的问题上,他的原则是谨慎再谨慎,能拖就尽量往后拖。最好是拖到平辽大军收复辽东之后再处理。如果崇祯宽大处理衍圣公,他就继续当大明的内阁首辅。如果崇祯选择严惩衍圣公,甚至要将其处以极刑。他就卸任内阁首辅之职,回乡养老。反正平辽东得到的名声对他来说已经足够光宗耀祖,名留青史了。他没必要冒着名声受损的风险去对付衍圣公孔胤植。朝中不少大臣都有类似的想法,他们纷纷施礼。“臣附议。”“臣也附议。”崇祯没有生气,他只是淡淡说道:“既然诸位都觉得有待商榷,那就慢慢商榷吧。”“陛下圣明,臣等告退。”众大臣施礼后转身离开。等他们走远后,崇祯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冷笑起来:“商榷与否可由不得你们!”众大臣和衍圣公刚离开皇城,发现皇城远处聚集了大量百姓。当他们看到衍圣公的身影后,顿时爆发出一阵喧嚣之声。勇卫营的将士们站在城墙上如临大敌。衍圣公虽然听不清百姓们说的是什么,但知道不是好话。他脸色苍白的问站在旁边的皇城侍卫:“这些百姓为何在此聚集?”“京师昨夜发生了数起命案,他们说您是幕后主使,纷纷去到衍圣公府外要求官府拿人。得知您来到皇城后,跟着来到了这里。”“这里是皇城重地,理应将他们驱离啊...”侍卫没有回答,而是看向皇城城墙上。京营总督刘文耀就站在那里。“刘总督,”孔胤植隔空拱手道:“方便下来说两句吗?”“好,”刘文耀顺着台阶走下城墙,来到了城外。他先是朝着众大臣拱手施礼,最后来到衍圣公身边:“衍圣公有何指教?”“可不敢说是指教,我就是想问问百姓们在皇城附近距离,刘总督为何不驱离?”刘文耀淡淡回答:“百姓并未越界,勇卫营没理由驱离。”“那...那我怎么离开啊?”衍圣公一脸为难。远处聚集的百姓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若是离开,需要穿过人群。衍圣公虽然有家丁侍卫,但人数和百姓相比实在是太少。如果在穿过人群的时侯百姓们一拥而上,后果不堪设想。“是啊,我们怎么离开?”众大臣也发出了通样的疑问。官员们固然知道百姓是来找衍圣公麻烦的,但谁也不敢保证百姓不会对他们动手。局势一旦失控,轻则受伤重则丧命。他们一个比一个惜命,不敢在这个时侯以身涉险。“刘文耀,”内阁首辅范景文迈步上前,沉着脸说道:“你不驱离百姓,难道让我们穿过人群离开?”刘文耀双手抱拳高高举起,“诸位见谅,不是我不驱离百姓,而是没法驱离。首先他们没有越线,其次勇卫营不能擅离皇城。”“那我们怎么办?”范景文指着自已和其他人说道。“诸位大人吉人天相,自可逢凶化吉。”......见勇卫营无动于衷,范景文看向兵部尚书王家彦:“请王尚书让五城兵马司的人来一趟吧。”王家彦苦笑一声:“阁老见谅,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派出去了。”“派出去了?”“是!昨夜的命案影响很大,顺天府一早就发来公文请求五城兵马司协助破案。不出意外的话,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散布在城中了。”“那就临时召集一部分兵马前来解围。”“已经派出去人通知了,到现在还没有回信。”王家彦无奈回答,“目前只能等。”众人等啊等,等到中午才得以离开现场。此后的几天,百姓们每天都围堵衍圣公以及上朝的大臣。大部分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现场,并没有让出过激的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好像所有人都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但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