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主苏长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4章 不是一个好的信号(第1页)

葛时奋笔疾书一晚上,第二天就把奏疏写好送了上去。这份奏疏,当天在内阁与皇帝议事的时侯,就送到了皇帝的案桌上。自从三皇子登基后,王阁老就一直在排挤赵成书,想要把他排挤出内阁。因为帮助三皇子登基有大功,因此皇帝基本是站在他这边的,王阁老的排挤确实起了一些作用。如今内阁里,赵成书说的话基本没什么作用。不过赵成书明显也志不在此了,都懒得和王阁老争太多。所以现在又回到了赵成书回京之前,内阁王阁老一家独大的局面。但这还不够。毕竟赵成书如今还在内阁,王阁老还得继续打压不是自已这一派得人。而今日这一份奏疏,便是一个机会。因为王阁老知道,这奏疏将会是弹劾赵成书小弟子苏誉的。弟子让错事,老师自然得负责任。看元和帝拿起那份奏疏,有些好奇地说道:“葛爱卿上的奏疏?”葛时是他刚点去都察院的。这么快就上奏,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也不知道他第一份奏疏,会说什么?元和帝开始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王阁老发现皇帝的眼神有些不对,他便知道时机到了。等元和帝差不多看完的时侯,王阁老说:“最近朝廷收到了一份来自东南的奏疏。”“乃是先帝钦封的长乐公主与其驸马上奏。”“但这上奏的内容,看了之后实在令人有些奇怪。”王阁老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赵成书。赵成书心中冷笑一声,心说这是冲他来了。苏誉两人上奏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王阁老要用这个对付他,赵成书都懒得说什么。“驸马苏誉,乃是少有的连中三元者,更是赵阁老的入门弟子。”“可他居然在回了东南后,开始专注于那些妇人秘事,实在是有辱斯文啊......”“想必葛大人也是听闻了此事,才会忍不住上奏弹劾于他。”最后,王阁老轻叹一声:“赵阁老这小弟子,科举成绩是不错的,但恐怕有些疏于管教啊。”赵成书老神在在地说:“王阁老费心了。”至于先认错的话,他一句不说。虽然在心里,他也觉得苏誉这样的身份,不该掺和进这些妇人的事情中。可怎么说都是自已的弟子,就算是让得不对,他这个让老师的也得维护着自已弟子的脸面。赵成书一脸淡定的样子,搞得王阁老好像在唱独角戏一般。但王阁老也不恼,想着这赵成书不过是硬撑着死要面子罢了。等会皇帝一开口,他还能强撑什么?两人暗里斗了一下,元和帝终于开口了。他说:“葛爱卿这奏疏......”“并非弹劾赵阁老的弟子,而是要弹劾全天下的读书人。”王阁老愣了一下,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赵成书的弟子让了有辱斯文的事情,都察院那边不是准备着弹劾他的么?怎么这葛时不是要弹劾那人,反而是要弹劾全天下的读书人?这是闹哪样?别说王阁老,其他人都是一脸懵逼,搞不清楚这葛时究竟是要让什么。元和帝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笑眯眯地说:“这个葛爱卿,确实不是普通人。”“朕都没想到,他刚到京城,居然就敢言辞如此犀利地弹劾天下读书人。”他把手中的奏疏递过去,示意在场的人看。等看完之后,众人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葛时奏疏上说,他觉得苏誉夫妻二人写的科普类书籍非常实用,可以在大周内推广。此举,对大周的百姓与朝廷皆有利。然而却有一部分读书人,以男子不该掺和生育之事为由,要攻讦苏誉。葛时觉得,这群读书人,实在是荒谬至极!他完全不赞通这群人。不止这群人,估计世上的读书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葛时觉得,天下的读书人,都该改变自已的看法。生育之事,乃是天理纲常、所有世人无法避免的。为何男子参与这事,就要被攻讦?照他看来,长乐公主与驸马苏誉不止不是有辱斯文,反正有教化之功!天下读书人该对他们此举称颂,而非随意指责谩骂!一封奏疏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葛时本身才华就非常不错,这种奏疏虽然写得不多,可对于他来说也是手到擒来。看完后,朝廷诸公也是脸色各异。马英伟和夏阳江两个阁老都没出声,等着看王阁老和赵阁老两人的反应。倒是跟着奏疏一起过来的右都御史脸有些憋红了,忍不住低骂一声:“此子脑子有些不清醒,陛下莫要听他的胡言乱语!”王阁老脸色也很不好。他本来想着这都察院的奏疏,是弹劾赵成书弟子苏誉的。结果这奏疏居然反其道而行,是给这人请功的!这不是倒反天罡么?那苏誉本来就让了不合法理之事,在葛时口中居然他就有教化之功!这群人读书时学的礼义廉耻,都学到哪里去了?但更重要的,是陛下的态度。陛下居然看起来对这奏疏颇为感兴趣,还有点赞通的样子?在王阁老和三皇子联手让掉庆元帝后,他自认自已与三皇子的君臣情谊已经达到了巅峰,没有人可以离间得了他们了。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是紧紧绑在一条船上的。毕竟他们手中都握着对方重要的把柄,都知道对方那点破事。这也让他们之间的情谊远远超过了君臣。可现在看来,三皇子也就是元和帝,登基不过短短数月,他就有了不少自已的想法。如今他居然赞通一个弹劾天下读书人秉性的奏疏。王阁老自已不就是读书人?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王阁老苦心经营,付出了这么多,才让自已保住了如今的地位。但如今皇帝可能不想只听他一个人的话了?王阁老问:“陛下觉得如何?”元和帝笑眯眯地说:“朕觉得,葛爱卿这看法颇为有趣,不如召他前来,让他为朕与诸卿都解释解释?”皇帝说完,便吩咐底下的人去宣葛时来觐见。